《戀愛播放列表》作為南韓現象級校園戀愛網劇,以其細膩的情感刻畫和真實的青春議題引發全球共鳴。該劇自2017年首播以來,已推出四季正劇及一部衍生劇,形成獨特的「西延大學宇宙」。劇集以10分鐘左右的體量,通過多季故事線探討青春戀愛的多面性,從初戀的酸甜到成長的陣痛,從社交媒體時代的愛情悖論到親密關係的解構,每一季都以不同的視角切入,展現年輕人在愛情中的迷茫與覺醒。
第一季以賢勝(金亨錫 飾)與智媛(鄭信惠 飾)的校園戀情為主線,穿插好友在仁(李瑜真 飾)對賢勝的暗戀、姜允(崔希勝 飾)對在仁的追求等支線,通過「圖書館驚喜約會」「醉酒告白」等經典場景,展現19歲年輕人在愛情中的懵懂與純粹。第二季深化主題,引入「戀愛中的性別差異」「異地戀的信任危機」等議題,通過「雙視角敘事」呈現同一事件的不同認知,如姜允在便利店等待在仁時的內心獨白與在仁因社團活動遲到的焦急形成強烈對比,凸顯親密關係中的溝通困境。
第三季聚焦「就業壓力對戀愛的影響」「原生家庭創傷的代際傳遞」等現實問題,賢勝與智媛從校園步入職場,面對「結婚還是分手」的抉擇;在仁通過創業實現經濟獨立,與姜允的關係從依賴轉為平等。劇中「職場新人聚餐時偷偷給女友發消息」「創業失敗後在漢江大橋談心」等細節,引發社畜群體共鳴。第四季則探討「科技與情感的碰撞」,引入匿名社交平臺「西延樹洞」,呈現「虛擬身份對現實關係的衝擊」,如金賽綸飾演的學生會長因匿名吐槽男友被曝光引發信任危機,裴賢聖飾演的新生通過匿名表白帖追求心儀對象卻因過度美化虛擬形象導致現實落差。
衍生劇《Dear.M》延續「西延大學宇宙」世界觀,以「尋找匿名帖背後的M」為核心,融合校園推理與青春羅曼史。在玹飾演的校草車敏浩因帖文被懷疑是「M」,與樸慧秀飾演的調查小組組長馬珠雅組成「偵探CP」,在追蹤過程中揭開角色間隱藏的情感糾葛。劇中通過「匿名帖引發的網絡暴力」「校園輿論對個體的壓迫」等情節,影射南韓社會的「鍵盤俠文化」。製作上採用電影級調色與鏡頭語言,如「M」揭曉時刻的慢鏡頭旋轉、雨中追逐戲的升格拍攝,提升劇集質感。
劇集通過「生活化道具」(如便利店飯糰、自動販賣機咖啡)、「校園場景復刻」(圖書館佔座、社團活動室佈置)等細節構建真實感,同時不迴避現實矛盾,從「戀愛中的經濟AA制」到「性取向認同」,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反思。例如,第四季中某角色出櫃時的臺詞「喜歡上同性不是我的錯,錯的是這個不包容的世界」,引發LGBTQ+群體共鳴。音樂作為重要元素,每集主題曲與劇情深度綁定,如第一季《Hey》的輕快旋律對應初戀的悸動,第四季《Never Ending》的抒情曲風暗喻愛情的永恆,原聲帶在Melon榜單長期霸榜。
《戀愛播放列表》不僅在內容上實現「醫療劇外殼,人生劇內核」的特質,更在製作層面探索IP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衍生劇與新季的開發,既延續經典元素,又通過「漫畫分鏡呈現手術步驟」「MV式剪輯展現醫生值夜班的疲憊日常」等創新手法吸引年輕觀眾。當年輕醫生們在婦產科走廊哼唱《Lonely Night》時,觀眾既能看到「五人幫」的影子,也能感受到醫療劇在社會議題與娛樂性之間的新平衡。這種「在傳承中創新」的策略,或許正是該劇歷經五年仍保持生命力的關鍵。
又名:Dear.M,디어엠,Love Playlist Dear.M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