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第 1 集分集劇情:封禪臺驚現千年礦洞!肖戰開啟血色復仇序章
貞順九年的那場大雪,似乎早就在為大雍王朝的暗流湧動披上一層肅殺的面紗。丹翠山上,大將軍蒯鐸(鍾漢良 飾)正盯著即將完工的封禪臺,這座象徵大雍威儀的建築,此刻卻成了噩夢的開端。工人們鑿開巨石後露出的礦洞深不見底,洞內瀰漫的詭異煙霧讓所有人瞬間倒地。當蒯鐸帶著手下冒險下探,竟在迷宮深處發現一塊散發幽光的神秘寶物 —— 而更驚悚的是,那些形如殭屍的怪人正從暗處緩緩逼近。
與此同時,京城的街道上,平津侯莊蘆隱(黃覺 飾)正帶著冬夏之戰的勝利榮耀歸來。他的小兒子莊之行(周奇 飾)坐在馬車裡,全然不知一場意外即將改寫命運。躲在密道裡的稚奴(肖戰 飾)滿心歡喜地等著父親凱旋,卻誤闖冬夏郡主的馬車,被郡主的鞭子抽得鮮血淋漓。慌亂中他扔出的石子驚了馬,失控的馬車徑直撞翻莊之行的座駕,少年當場墜地昏迷。
這場意外像多米諾骨牌般引發連鎖反應。莊之行醒來後竟謊稱蒯鐸已死於封禪臺事故,稚奴的母親聽信此言,盛怒之下強令兒子封堵所有密道。然而當晚蒯鐸突然歸家,帶著全家連夜出逃的計劃卻被莊蘆隱的人馬截殺。稚奴親眼看著母親和妹妹月奴倒在血泊中,父親為保秘密飲彈自盡,臨終前那句 “活下去” 成了他在火海濃煙中唯一的執念。
當莊蘆隱從蒯鐸屍身搜出神秘項圈時,他或許想不到,那個蜷縮在密道裡被燻暈的少年,日後會以 “藏海” 之名重返京城,將這場滅門之禍編織成一張復仇的大網。而此刻大火吞噬的不僅是蒯府,更是一個少年天真無邪的過往 —— 十年後的朝堂權謀,早已在這場血色屠殺中埋下了致命的伏筆。
藏海傳第 2 集分集劇情:血案餘生後的十年蟄伏與復仇覺醒
血案餘生:面具人的出現
稚奴在血泊中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艘搖晃的小船上。救他的是戴著青銅面具的神秘人,自稱是父親蒯鐸的舊友。當稚奴得知全家只剩自己一人存活時,崩潰的哭聲穿透了雨夜的江面。面具人帶來的消息如利刃穿心 —— 蒯府被焚時,莊廬隱的士兵正用他妹妹月奴的髮簪剔牙。這個細節讓稚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在木船上跪出了血痕。
面具人將他帶到星斗山,這座隱匿在雲霧中的機關堡壘,成為復仇之路的起點。星斗大師的第一堂課便打破了稚奴的所有驕傲:當他自信能解開榫卯木籠時,卻在三天三夜的飢餓中瀕臨崩潰。直到他想起父親臨終前教的 “三才鎖解法”,顫抖的手指才終於撬動了機關。籠子打開的瞬間,稚奴跌進師父高明的懷裡,臉上紗布滲出的血,在月光下凝成復仇的印記。
星斗山的十年雕琢
整容後的稚奴對著銅鏡,發現自己的臉如同被重塑的玉器 —— 星斗大師刻意保留了他右眼下的舊疤,將其化作形似北斗的印記。這十年間,他的生活被拆解成精密的齒輪:卯時研習機關術,辰時練習易容術,申時與高明對弈權謀,酉時則在六初的 “攻心課” 上受盡考驗。當六初的紅唇即將貼上他的脖頸時,稚奴突然想起母親被砍斷的手臂,渾身冷汗地將她推開。這種近乎自虐的剋制,讓六初罕見地露出讚許:“你的心,終於開始結冰了。”
復仇倒計時:戴面具人的局
十年後的生辰夜,面具人帶來的魯班鎖裡藏著莊廬隱的畫像。這個老狐狸如今身著金絲軟甲,身邊環繞著三大心腹:殺手瞿蛟的刀能斬斷百步外的飛蛾,叛徒儲懷明熟知蒯家所有機關,而軍師楊真的算籌能讓朝堂風向瞬間逆轉。面具人遞來的名冊上,平津侯府三百七十二人的生辰八字、喜好弱點,都被硃砂標記得觸目驚心。
太后駕崩的消息讓星斗山的氣氛驟緊。高明連夜為稚奴換上新身份 “藏海”,並在他腰間掛上刻著 “風禾盡起” 的玉佩 —— 這是當年蒯鐸送給妻子的定情信物。當藏海次日清晨推開房門,卻發現高明已留下半卷《鬼谷子》先行離去,書頁間夾著一片沾著露水的竹葉,那是他們師徒間 “時機已到” 的暗號。
藏海站在星斗山頂,山風掀起他玄色長袍,露出內襯上用月奴頭發繡的 “血” 字。十年前那個在屍堆裡爬行的孩子,此刻眼中燃燒的火焰,終於要化作穿透黑暗的利刃。他撫摸著腰間玉佩,輕聲對山霧說道:“父親,母親,月奴,藏海…… 回來了。”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