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看點
- 費左氏下狠手,三條人命沒了。她發現寧蘇蘇懷了別人的孩子,信念徹底崩塌。她沒吵沒鬧,直接用一鍋毒湯,把寧蘇蘇和郭龜腰一起送走,然後自己也自盡了。這條線又快又狠,看得人心裡發毛。
- 寧繡繡帶頭“燒麥子”騙鬼子。為了不讓糧食落到鬼子手裡,寧繡繡想出“焦土抗戰”的法子。她組織大家先把麥穗割走,再燒掉麥田偽裝成天火。這個計劃很大膽,也很聰明,把全村的命運都拴在了一根繩上。
- 漢奸比鬼子還狠,寧學瑞被殺。計劃雖然成功了,但村裡出了漢奸膩味。剛騙過鬼子,又被自己人捅了刀子,這下衝突徹底激化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滅門
費左氏的崩潰
費左氏知道了寧蘇蘇肚子裡的孩子,是郭龜腰的。她當場就炸了。她覺得寧蘇蘇背叛了整個費家,背叛了她死去的兒子。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寧蘇蘇一激動,大出血,早產生下了一個女兒。
最後的晚餐
費左氏嘴上說,要去投奔自己的親戚。她還假惺惺地親自下廚,做了一頓飯。她請寧蘇蘇和郭龜腰吃飯,說是散夥飯。結果,她在紅棗湯裡下了毒。
寧蘇蘇和郭龜腰就這麼沒了。費左氏自己,也跟著自盡了。
一個大膽的計劃
怎麼騙過鬼子
另一頭,寧繡繡正為剛出生的羊丫發愁。孩子沒奶吃,嗷嗷待哺。封大腳弄來一只羊,總算解了燃眉之急。這時候,麥子熟了。鬼子等著來收糧。封大腳氣得想跟鬼子拼命,但寧繡繡攔住了他。她還有一幫孩子要養,不能硬碰硬。寧繡繡想出了一個主意。先把麥穗偷偷割下來,藏好。然後一把火把光禿禿的麥稈燒了。就跟鬼子說,是天火燒的。
封大腳一聽,覺得這法子可行。
最難啃的骨頭
計劃雖好,但有個最大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寧繡繡的爹,寧學祥。他們計劃燒掉的那片八十畝的麥田,旁邊就是寧學祥的五十畝好地。鬼子佔了他家六百多畝地,就給他留了這麼點命根子。寧學祥把這塊地看得比眼珠子都重。寧繡繡只能硬著頭皮回家。她出嫁的時候發過誓,再也不進寧家門。寧學祥看見女兒回來,還挺高興。他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要把糧倉裝滿的夢想。寧繡繡說明了來意。寧學祥的臉立刻拉了下來,死活不同意。
計劃趕不上變化
全村上演一場大戲
寧繡繡勸不動寧學祥,只能先行動。封大腳帶著村民們開了鐮。他們只割麥穗,留下很高的麥茬。大家齊心協力,天黑前就把麥穗都收完了。寧繡繡把麥穗都藏了起來。她又把村裡的女人都叫到一起,交代她們準備“哭麥”。第二天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封大腳和鐵頭帶人放了火。大火燒得很快。火剛燒起來,村口放哨的就來報信,鬼子來了。寧繡繡讓女人們趕緊往臉上抹黑灰,坐在地頭嚎啕大哭。鬼子頭頭桑田看到一片焦土,氣得哇哇叫。
漢奸比鬼子還狠
桑田不信這是天火,把當了偽軍小隊長的膩味叫來查。膩味是村裡人,他哥哥當年被馬匪打死,寧繡繡和封大腳還放走了他們一家。現在他回來,成了漢奸。膩味在田裡轉了一圈,也沒看出破綻,只能先跟桑田彙報是天火。桑田不甘心,非要收了旁邊寧學祥那五十畝麥子充數。寧學祥當然不幹,跪地求情。桑田一槍打死了替他說話的村長。就在鬼子逼著村民去割寧學祥的麥子時,封大腳趁亂也把那塊地給點了。風助火勢,五十畝麥田也燒了個精光。寧學祥看著大火,居然對封大腳豎了個大拇指。桑田氣瘋了,給膩味下了死命令,必須交出糧食。膩味冷靜下來,發現了問題。他看出麥穗是先被割掉,然後才放的火。他一口咬定是封大腳他們幹的。寧學瑞站出來替大家辯解,跟膩味吵了起來。膩味被徹底惹毛了,一槍殺了寧學瑞。
寧學祥看著倒下的寧學瑞,站了出來。他說,他知道糧食在哪。
第36集看點
- 寧學祥的落幕他一輩子愛地如命,為了地能捨棄女兒。最後關頭,他親眼看到兒子慘死,家破人亡,才明白糧食和地都救不了命。他臨死前把地分出去,算是徹底醒悟了,這個人物總算立住了。
- 天牛廟村變天漢奸膩味被抓,鬼子被打跑,村子迎來了新生。寧可金成了英雄,封大腳當上生產隊長,鐵頭做了村長,整個村子的權力結構全變了。這段看得挺爽,壞人有報應,好人出頭了。
- 幾十年後的回望結尾直接跳到幾十年後,寧繡繡已經是個老太太了。她回到寧家大院,物是人非,過去的恩怨情仇都成了回憶。這種處理方式挺有滄桑感的,讓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時間的殘酷。
最後的瘋狂與反擊
第36集一開始就夠嗆。
膩味這個漢奸把寧學瑞吊起來折磨,眼看就要沒命了。寧學祥再也扛不住,說他知道糧食在哪,只求把兒子帶回家。膩味答應了,可寧學瑞被救下來,說了一句話就嚥氣了。
寧學祥把家裡的糧食交出去,以為能消災。結果膩味翻臉不認人,不僅搶糧食,還要地契,臨走把寧學祥一腳踹倒,還抓走了寧可玉。
鬼子那邊逼著村民說誰放火燒的麥子,沒人吭聲。他們就要燒死寧可玉。這時候封大腳站了出來,謊稱知道是誰幹的,趁機就把膩味給劫持了。鐵頭也動手制服了一個鬼子。
就在這節骨眼上,寧可金帶著八路軍游擊隊殺回來了。一陣槍戰,鬼子全被幹掉。漢奸膩味嚇得拔腿就跑,但後來還是被沒味發現,讓封大腳給抓了。天牛廟村總算是太平了。
寧學祥的句號
寧學祥在家養傷,看著兒子寧可金成了打鬼子的英雄,心裡挺安慰。之前跟他不對付的費大肚子也來看他,還送來了糧食,兩人也算和解了。
沒過多久,寧可金帶隊端了鬼子的據點,把搶走的糧食都還給了鄉親們。
寧學祥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讓家裡人推著他去地裡看看。到了地頭,他這個老農民的本性又上來了,聞了聞土就說糞不夠,發酵也不好。
看著地裡的莊稼,他心裡高興。他把寧繡繡單獨留下,跟她道歉,後悔跟女兒置氣了那麼多年。他把家裡的地做了最後的安排,給寧繡繡、銀子、寧可玉和寧可金都留了份,剩下的大頭全交給政府。
最後,他讓寧可金推著他去了鱉頂子。他看著自己守護了一輩子的土地,終於想明白了,土地不是哪個人的,是大家的。交代完後事,他就這麼走了。
塵埃落定之後
寧學祥死後,村裡徹底變了樣。杜春林來村裡主持分地,把寧學祥和費家這些大戶的地,都分給了沒地或者地少的村民。
村公所成立了,鐵頭當了村長,封大腳是生產隊長,連寧繡繡都當上了婦女隊長。寧可金把自家的老宅子也獻出來一部分,給村裡當了農救會和自衛團的辦公室。
寧繡繡勸弟媳銀子,別為寧學祥守著了,該為自己活一次,還讓她送可玉去上學。銀子心裡暖暖的,後來跟鐵頭的關係也近了不少。
歲月匆匆
故事的最後,時間過得飛快。
一晃到了1964年,山東發大水,封大腳為了護住地裡的莊稼,被大水沖走了,再也沒回來。
又過了二十多年,到了1986年,改革開放了。寧家大院被改成了民俗紀念館。已經白髮蒼蒼的寧繡繡再次走進這個院子,眼前全是年輕時候的影子。爹孃、姐妹、還有來找她去地裡玩的封大腳,一幕一幕,好像昨天才發生。
全劇終。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