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劇情亮點:
- 孟正義被確認為火葬場命案的受害者,其骨灰盒在火葬場被發現,且現場留有帶有編號的鋼板,該編號與孟正義之前因打架受傷所用的鋼板相關聯。
- 通過調查和對火葬場員工李強的詢問得知,他與新同事徐軍換班的情況,而徐軍有傷人的前科,成為重要嫌疑人。
- 楊爽承認了殺害孟正義的事實,並透露殺人動機是因為孟正義導致他們家陷入困境。
- 監控視頻被篡改掩蓋了進入火葬室的人的痕跡,經仔細分析後發現異常,引導警方鎖定關鍵嫌疑人。
李莫愁傷心的坐著她說現在她感覺被一個大網籠罩,一切線索都斷了,她好像又回到了原點。李莫愁默默的流下了眼淚,丁威在她的背後說話了,她說什麼回到了原點。丁威說當年是她孤軍奮戰,現在不是有她了嗎。

丁威和李莫愁找到了曾祥以前的工作地點,讓工作人員辨認孟正義的照片。得知孟正義曾來找過曾祥幾次。兩人討論時,丁威接到電話說發生了新的命案,于是他們立即前往現場。
案發現場是火葬場,員工劉彬發現多了一個骨灰盒。他說昨天的屍體都已被領走,待燒的也沒有缺失。這個額外的骨灰盒來源不明。丁威帶領老嶽進行痕跡檢查,老嶽稱這是毀屍滅跡。技術員劉表示沒有完美犯罪,肯定能找到線索,並開始尋找。
安然發現了疑似用於骨折固定的鋼板,上面有編號但有些模糊。這可以幫助縮小蒐索範圍。同時,老嶽等人在地上發現了大量血跡。跳跳查看監控錄像,試圖找出進入房間的人,但未發現任何人進出。李莫愁指出視頻中飛蟲的異常,確認視頻被篡改過。她讓跳跳查找值班人員,發現是李強。
詢問中,李強承認打掃了火葬室地板但否認殺人。他透露與徐軍換班,而徐軍因傷人入獄三年。進一步調查發現,孟正義出現在徐軍之前的案件照片中。寧致遠和羅一菲告知孟正義失蹤,並收到恐嚇快遞。一個月前開始,孟正義不斷收到類似快遞,最後一次導致他匆忙離開後失聯。他還曾因打架受傷裝了鋼板。
丁威比對現場血跡與孟正義的信息,確定死者正是孟正義。他們找到徐軍的妻子楊爽了解情況,隨後通過監控追蹤到楊爽駕駛孟正義的車。被抓後,楊爽承認殺害孟正義,因為她認為孟正義破壞了她的家庭。李莫愁因為未能及時阻止悲劇的發生感到沮喪,丁威安慰她,表示會繼續支持她解決問題。
第14集劇情亮點:
- 楊爽最初承認殺人,但實際上是為保護徐軍而選擇頂罪,真實殺人者是徐軍。
- 通過技術手段,在逃跑車輛中發現了屬於徐軍的頭髮,成為推翻楊爽作案的關鍵證據。
- 真正被燒毀的人是徐軍,表明案件背後存在更複雜的陰謀,實際上是由孟正義策劃以圖逃脫並除掉徐軍。
- 孟正義的最終計劃還包括針對寧致遠和羅一菲,警方在得知這一信息後準備採取行動。
老嶽說技偵科沒有提取到任何有用的生物信息,但是為什麼唯獨遺漏了最關鍵的刀。李莫愁聽了說所以那把刀不是遺漏下來的,而是故意留下來的。丁威說這樣她就可以成為最佳嫌疑人了,李莫愁說她是在上演一出戲。

楊爽在睡覺時接到徐軍的電話,徐軍說自己殺了人讓楊爽報警。老嶽等人討論徐軍案件時認為楊爽已經承認了殺人。丁威提到他們在楊爽準備逃跑時抓到了她,並在車上找到了一把匕首。經過比對,匕首上的血跡與受害者孟正義一致,被確認為凶器。此外,技術科還找到了楊爽的微博小號,通過內容分析看出她對孟正義懷有仇恨。
安然認為既然證據都指向楊爽且她已認罪,可以結案了。但丁威覺得不對勁,因為楊爽被抓後立刻承認犯罪,卻又試圖逃跑。車裡雖擦拭得很乾淨,沒有留下生物信息,但那把刀卻留在了車上。李莫愁推測這並非疏忽,而是故意為之,意在製造畏罪潛逃假象。他們懷疑真正凶手另有其人,可能是為了保護重要人物而替罪。
團隊考慮徐軍的可能性,但缺乏直接證據證明不是楊爽作案。李莫愁拔下老嶽一根頭發去審訊楊爽,試圖用楊爽女兒琦琦來刺激她。儘管楊爽堅持自己是凶手,但在得知車中發現徐軍的頭髮後終於坦白:原來真兇是徐軍,他打電話給楊爽希望她幫忙報警,以免連累自己。楊爽不忍心,決定替他頂罪。
隨後,李莫愁和丁威接琦琦放學,從她的畫作中了解徐軍是個積極生活的人。接著他們重新勘查火葬場現場,在爐子裡發現了徐軍手錶的表盤,表明死者實為徐軍。真相逐漸浮出水麵,原來是孟正義策劃了一切,意圖除掉徐軍並逃脫責任。團隊查明真相後向區局報告,準備抓捕孟正義,卻發現他已經逃離,留下的線索顯示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寧致遠和羅一菲。團隊必須儘快行動阻止悲劇發生。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