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農金蟬脫殼。這集最精彩的就是看李克農怎麼跟對手耍心眼。敵人已經佈下天羅地網,就等著在關卡把印刷機給截胡。結果我方一招調虎離山,用一車糧食當誘餌,把真正的設備藏在馬車草料裡,神不知鬼不覺地運走了。看得人真想拍大腿。
- 桂林文化圈搞事業。這邊在緊張轉移,那邊桂林的文化氛圍簡直了。開書店、辦雜誌、排新戲,每個人都沒閒著。你能感覺到,打仗不光是前線士兵的事,後方的筆桿子和舞臺,也是寸土不讓的陣地。
文化抗戰,遍地開花
第13集一上來,氣氛就特別好。
田漢帶著大家唱《義勇軍進行曲》。這歌都傳到國外去了。在那個國破家亡的時候,這歌聲就是一種吶喊。聽得人熱血沸騰。
不光是唱歌,整個後方都在動。文藝工作者寫出更多作品。海外的華僑也出錢出力,捐物資、捐藥品。你能看到,不管人在哪裡,心都向著一個地方。
桂林那個地方,簡直成了文化人的天堂。進步書刊到處都是。書店一家接一家地開。有個老闆眼紅,還想找軍閥搞壟斷,只准他一家開。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那時候國共合作,軍閥也不敢亂來。這事兒就很有意思,小細節裡能看到大環境。
風聲緊了,李克農見招拆招
山雨欲來
不過,好日子總有人不想讓你過。
廣州的報刊印刷廠被封了。李克農一聽這消息,就知道要變天了。他這個人,嗅覺太靈敏了。
夏衍跑來彙報,說海外同胞又籌集了新設備。問要不要大幹一場,多印報紙。李克農非常冷靜。他讓夏衍做好兩手準備。設備要安全運回來。報社的人也要隨時準備撤離。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套緊急預案。
另一邊,桂林的特務也在向上級請示。問要不要動手。上頭回電說“別動”。特務們乾著急也沒用。這就給我們這邊爭取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長沙鬥智,金蟬脫殼
真正的交鋒發生在長沙。
那邊剛查封了報社,我方趕緊轉移印刷設備。李克農直接去找了郭沫若。郭沫若當時在政府裡有職位,幸虧他提前辦了手續。軍閥帶人來查封設備,一看有上面的文件,屁都不敢放一個,只能放行。
你以為這就完了?沒那麼簡單。
運設備的卡車剛到關卡,就被攔下了。對面直接說,接到上頭電話,專門堵這輛車。司機假裝不情願地下了車。士兵們端著槍衝過去,打開車廂一看,傻眼了。裡面裝的全是糧食,根本沒有印刷機。
敵人的臉要多黑有多黑。我方的人也裝得一臉無辜。等卡車一過關卡,旁邊運草料的馬車趕緊跟上。真正的設備就藏在草料下面。大家七手八腳把設備搬上卡車,迅速開走。手下的人對李克農佩服得不行。這腦子轉得是真快。
筆桿子和舞臺,都是陣地
除了這些緊張的對抗,文化線也很有看頭。
作家王魯彥之前寫作有點飄。巴金點撥他,說文學得紮根在生活裡。他聽進去了。出去走了一圈,體驗了生活,寫出來的東西立馬就不一樣了。稿子送到報社,全票通過。
還有個叫孫淩的,之前在郭沫若手下幹活。他跑到桂林,想自己辦個雜誌。夏衍當然要問郭沫若的意見。孫淩說他來之前就問過了。郭沫若支持他來桂林,說延安那邊宣傳力量夠強了,反倒是國統區這邊更需要人。有郭沫若點頭,夏衍很爽快就同意了。
最後是話劇排練。導演焦菊隱在給演員說戲。他教的方法很新,讓演員去共情角色,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去演。演員們聽得兩眼放光,都憋著一股勁,要把這戲演好。
第14集看點
- 大神組團救場。話劇沒錢搞背景,焦菊隱都快愁禿了。結果夏衍直接領來了豐子愷、葉淺予這種級別的大師。人家不僅親自上手畫,還分文不取,這人脈,這格局,絕了。
- 口碑逆襲票房。首演票房慘淡,夏衍急得不行。沒想到觀眾看完直接“炸”了,到處跟人安利。後面場場爆滿,連站票都搶不到。這種靠實力翻盤的劇情,看著就是爽。
- 韓大勇和任素寧的感情戲。打仗前,倆人終於見了一面。啥也沒多說,一個眼神就夠了。那種想愛又不能愛,為了國家只能把感情壓心底的勁兒,特別戳人。
一部話劇的誕生,真難
從沒錢到大神救場
我跟你說,焦菊隱這導演是真牛。他給演員講戲,三兩句就能把角色的魂給點出來。演員一下就入戲了,排練的時候效果特別好。
可光有演技不行啊。李克農聽說缺群眾演員,立馬就從部隊里拉了一幫戰士過來幫忙。人是湊齊了,但舞臺太空了。那個背景光禿禿的,焦菊隱這種完美主義者根本受不了。他跟組織要錢,可組織是真的窮,一分錢都擠不出來。
就在焦菊隱快愁死的時候,夏衍領著幾個人來了。你猜是誰?豐子愷、葉淺予、張樂平。全都是當時最頂尖的美術大師。這些大師過來二話不說,直接上手幫忙畫背景,而且一分錢都不要。這下,話劇的舞臺效果,穩了。
從首演慘淡到一票難求
話劇準備了一年,終於要公演了。
可首演那天,來買票的人稀稀拉拉。夏衍心裡特別慌,生怕大家的心血打了水漂。李克農就勸他,說咱們這戲是用來鼓舞人心的,只要起到了作用,就算成功。
誰也沒想到,第一場演完,口碑直接就爆了。觀眾從沒見過這麼震撼的舞臺,故事又那麼真實,講的就是身邊的事。好多人在劇場裡就看哭了。一傳十,十傳百,後面來看戲的人越來越多,好多人還想二刷。
演出成功了,夏衍想請大家吃飯。他去請焦菊隱,結果焦菊隱直接拒了。焦菊隱這人特較真,他怪夏衍宣傳沒做到位,導致首演票房不好。夏衍也挺慚愧,確實是自己沒提前請文化圈的朋友來捧場。
後來重慶那邊發來賀電,說要兩地一起公演。這下大家信心更足了。第二次演出,場面完全不一樣。白崇禧帶著一幫官員來了,好多文化名人也聞訊趕來。票賣得一張不剩,連站票都搶瘋了。夏衍跑去跟焦菊隱報喜,兩個大男人激動得直接抱在了一起。
演出結束的時候,全場觀眾站起來鼓掌,掌聲響了好久好久。
烽火下的兒女情長
話劇大獲成功,但仗還是要打的。
韓大勇馬上就要上前線了。走之前,他去見了任素寧。兩個人對視著,眼睛裡全是話,但一句話也說不出口。在那個年代,國恨家仇擺在第一位。年輕人的感情,只能先藏在心裡。
評論列表